“我認為,新藥研發最終仍然需要依靠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勁方醫藥董事長呂強指出,人工智能深入藥物設計領域,已大大提升研發效率和化合物成藥性。但業界更期待重磅的跨界技術成果和真實世界數據,能證明AI靶標篩選及分子設計可以溝通早期發現和轉化科學,甚至超越傳統開發模式的療效和安全性。
SDDA執行主席、勁方醫藥董事長呂強博士表示:“近期監管機構頒布的新政,肯定了機制創新的重要性。我們相信更多的有識之士,會從基礎科學突破中探索原創的靶點、機制和藥物分子設計,而機制創新的源頭便是頂尖學術界機構和各學科的領軍學者。近期AI系統對蛋白質結構預測的進步,使蛋白質結構研究成為生物學經典而熱門的領域,期待科學家們能夠從該領域的硬核成果中獲得更多靈感,推動新藥開發、造福全球患者。”
勁方醫藥CEO蘭炯表示,人工智能深入藥物設計領域,已大大提升研發效率和化合物成藥性。但業界更期待重磅的跨界技術成果和真實世界數據,證明AI靶標篩選及分子設計能夠溝通早期發現和轉化科學,甚至超越傳統開發模式的療效和安全性。勁方自成立以來,持續關注前沿跨界創新成果并積極打造CADD平臺,近期與業界領先的AI藥物開發企業和結構生物學平臺分別達成戰略合作,加速開發全新高選擇性抑制劑,以及有望破解耐藥機制的新一代靶向藥物。
SDDA執行主席、勁方醫藥董事長呂強博士感謝投資界與產業界研發精英攜手,在最前沿的科技領域共同迎接挑戰和機遇。“SDDA成立十年來見證了中國創新藥研發的蓬勃發展,也見證了張江藥谷諸多生物科技企業的成長壯大。期待未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創業英才,不斷撬動CRISPR和更多尖端技術的賽道,逐夢全球生物創新研發!”
2021年1月15日,數百位來自大型跨國制藥企業和本土創新藥企業的管理層人士及產業界同仁們齊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由中歐衛生健康產業研究中心、良醫匯、醫藥魔方主辦的“中國腫瘤醫藥營銷趨勢論壇”。
勁方醫藥首席醫學官汪裕博士曾領導過跨國企業主導、與平臺研究類似的肺癌cluster臨床研究,他認為多數創新藥企業旗下的成藥品種有限,平臺研究中多個在研產品的多臂試驗需要獲得多個臨床試驗許可,且此類研究對病人腫瘤組織標本量需求較大,因此創新藥企業應結合自身研發管線及具體情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探索試驗方案并提升成功率。